江南·体育(JN SPORTS)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专项工作
当前位置:jn江南·体育登录入口 - 专项工作 - 两学一做 - 思想高地
信念的坚定来自理论的自觉

信仰和信念关乎人的灵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理想信念时曾多次明确指出,我们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我们的信念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并非是对信仰和信念的简单区分,而是对信仰和信念之间内在逻辑的深刻把握。然而,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得还不够精准,把握得还不够到位。从哲学层面厘清两者之间的内在理论逻辑,有利于我们的党员干部增强理论自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然产生共产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会凭空产生,它是深刻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必然结果,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逻辑结论。从哲学的角度看,信念是人在内心所秉承和信奉的一个观念,人们对这个观念的信奉是否牢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释这个观念的理论是否科学与深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念的坚定来自理论的自觉。他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上。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就根本谈不上坚定的理想信念。列宁多次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不断地从科学理论中汲取革命的信念。他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主义者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就是我们确立理想信念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为进步人士的信仰,是因为它科学解释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马克思的事业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为人类的彻底解放寻求出路。为探讨人类解放这一主题,马克思把哲学的视角从“天上”转移到“人间”,关注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为考察现实的人,马克思又把哲学的视角转向了历史。马克思,也只有马克思才真正发现了人类历史的起点和秘密在于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于以前的一切旧哲学的地方,就是从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出发,把“对象、现实、感性”不是看成抽象的物,而是看成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的“革命性”“批判性”意义的揭示,从而发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类异化的深刻根源,并通过资本的批判找到了扬弃异化、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途径。那就是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党人提出了明确的理论要求,要求他们在理论方面胜过一般无产阶级群众,必须“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必须确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认清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

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理想目标。目标是人前进的方向,共产主义作为我们的信念,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方向。当前个别党员同志不愿意,甚至羞于谈共产主义信念的问题,这是对我们共产党人自己“初心”的遗忘与背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始终深信而不怀疑,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定而不动摇。这是我们党和军队在苦难辉煌的历史中,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敢于亮剑,身处艰苦卓绝的环境毫不退缩,经受严刑拷打也绝不变节的定力所在。

现实中还有一些同志认为共产主义过于遥远,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进而对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体系缺乏认同感。这些人质疑共产主义信念,不是因为他们对美好理想缺乏向往,而是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美好理想的实现混淆了。在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时,我们应该避免离开基本信念体系而孤立地谈论共产主义的实现问题,不能把内涵极其丰富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体系简单地归结为对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追求,进而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问题归结为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实现问题,最后把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实现问题又归结为共产主义社会何时实现的问题。而共产主义实现的具体时间是不可预测的,正如,我们无法预测某位立志献身于科学的青年学生何时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一样。这恰恰是某些党员干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的一个认识误区。我们必须走出这个误区,并号召人们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党群工作部杨小杰)

XML 地图